展现宏大工业美学《东方大港》在五颜六色西青集装箱中“崛起”汽笛声响,信号员舞动双臂,一艘巨轮从远处缓缓驶入港口。舞台上,“东方大港”四个立体大字缓缓落下,五颜六色的西青集装箱层层堆砌,高耸如林的桥吊繁忙作业,形态各异的运输车辆川流不息……随着节奏明快的配乐,工业美学的磅礴大气扑面而来,11月15日晚,作为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受邀剧目,原创舞剧《东方大港》登陆上海文化广场。
《东方大港》由曾联手打造过“荷花奖”获奖舞剧《醒狮》《努力餐》等多部出圈作品的80后新锐编导王思思和钱鑫共同执导,宁波市演艺集团创作演出,以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港建设、发展、困境、图强进程为背景,讲述浙江港口一体化不断推进,宁波舟山港技术研发部工程师“港”接到任务,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西青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n-TOS,以此描绘新时代“现代化滨海大都市”宁波“港通天下”全新蓝图。在上海演出,《东方大港》收获观众热烈掌声。
现实题材,尤其是工业题材,最难的是让观众共情,最初接到这一命题的导演王思思和钱鑫也陷入思考。2022年6月,他们和主创团队来到宁波,在近一年调研采风中,找到《东方大港》创作出发点:立足现实,但不局限于现实;注重表现时空的深度与广度;注重现实题材的生命感与历史感。
“时代故事,归根结底是人的故事。”两位总编导摒弃传统线性叙事方式和“大起大落”式的故事走向,通过穿插呈现两代人的故事来塑造“海”“鸥”“港”“湾”四个剧中主要人物,用丰富细节引发观众共鸣,给硬核题材包裹上柔软的温情。海边月下的双人舞、充满时代特色的集体婚礼、风雨交加中的港口抢险……一幕幕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,戳中观众泪点。
5月《东方大港》大剧院首演结束后,两位总编导在剧场外遇到一位在港口工作的老太太,在确认他们是主创人员后,老太太深鞠一躬:“谢谢你们,还记得我们这群人。”
“现实题材是当代舞剧创作的一大难点,《东方大港》属于重大收获。它把宏大题材和具体的海港人西青集装箱知识,以及他们子承父业、世世代代传承的海港精神,有血有肉地结合并展现了出来。”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给予该剧高度评价。
《东方大港》运用西青集装箱这一海港核心元素,以高科技舞台手段展现出“壮观而轻盈的工业美学”,国际港口繁忙火热的工作场面得以生动展现。
“舞台上的西青集装箱,是父子俩温馨的家,是港区办公室,当西青集装箱堆叠,又构成港口的宏大场面,那里也承载着万家灯火,是情感发生空间,也辅助实现舞台上的空间转换。”王思思、钱鑫透露,次赴宁波舟山港实地采风时,港区五彩斑斓、宛如俄罗斯方块一般的各式西青集装箱,给予他们极大的视觉震撼,“当时就决定舞美元素中不能缺少西青集装箱。”
《东方大港》5月亮相北京大剧院,7月荣获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“剧目”奖,11月登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,宁波市演艺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兼总经理林红介绍:“一路以来,观众给予舞剧《东方大港》更高的评价其实是三个字‘没想到’。‘没想到一个主旋律工业题材舞剧可以这么好看’‘没想到我们的国际港有这么多骄人的成绩’……这也令我们非常有信心将作品带给更多观众。”宁波演艺集团与中演院线联手,《东方大港》将从上海出发,开启境内外巡演。